关闭x
客服(投诉)热线:400-020-6388|电话委托:020-22836208|出入金:020-22836209|夜盘:020-22836207
登录 加入收藏
期货头条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中心 期货头条

疫情下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浏览数:3310    发布时间:2020/5/25 11:35:21

2017年3月,中国期货业协会下发《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行动纲要(2017—2020)》,该纲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宗旨,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充分发挥期货行业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形成有效服务于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机制。现在四年时间过去大半,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实体经济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局面,我们需要及时总结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探讨如何让期货行业真正成为实体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复苏的助推器。

A.正确认识期货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期货不是实体经济的对立面,而是鱼与水的关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是期货行业支撑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实体经济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专业术语,而是一个通俗化用语。所谓实体经济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通信、交通、建筑、运输、商业等领域的物质生产和服务,也包括文化、艺术、体育、教育等领域的精神产品生产和服务。与之相对应的是虚拟经济,主要指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

通常,人们把包括期货在内的金融业统统归为虚拟经济,其实这属于误解。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比金融包括的内容要广,而金融中有一些内容又不属于虚拟经济。著名金融学家白钦先也认为,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且相协调相适应的那部分金融,不是虚拟经济。期货市场包括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商品期权、金融期权、互换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其中商品期货和商品期权与工农业等实体经济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期货不完全是虚拟经济,商品期货和商品期权是实体经济中商业服务的一部分。事实上,期货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证明的确如此。

众所周知,期货交易最初源于农产品的现货远期合约交易,是众多农产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在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产物。美国芝加哥位于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是水路和陆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

在当时现货交易模式下,由于农产品季节性的特点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芝加哥的农产品价格经常暴涨暴跌。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以防止价格剧烈波动。于是,1848年,82位芝加哥商人(农场主、农产品贸易商和加工商)自动发起设立芝加哥谷物交易所,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前身,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

无独有偶,我国期货交易的产生也与农产品紧密相关。20世纪80年代,政府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逐步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但随之而来的是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这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节奏,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尽快建立既能防范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又能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机制。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非正常波动的问题。1990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在现货交易基础上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这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开端。

通过分析国内外期货发展的起源,不难发现,期货事实上源于实体经济最基础的部分,即农业生产,期货是为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应运而生的。可以认为,期货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鱼自然离不开水,但鱼儿存在的价值在于可以保持水的活性。因此,不能因为现代期货行业的发展、期货产品的丰富、期货衍生品的金融属性,而将所有期货产品都归为虚拟经济,进而将期货行业贴上高风险的标签,将其置于实体经济的对立面。只有正确认识期货与实体经济的“鱼水”关系,才能真正将期货融入实体经济发展之中,并使其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B.围绕产业链培育实体经济市场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实体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普遍的社会规律是危境之中必然包含机遇,本次疫情应该也不例外。可以预见,疫情将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全球产业链遭受重创,并且这个影响对产业链而言是长期的。因此,疫情将重构全球经济产业链,危中之机不言而喻。疫情已在中国率先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的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正在逐步恢复,全球产业链非常有可能向中国转移。从长远看,这将给中国的实体企业创造巨大的机会。中国实体企业在经受疫情冲击之后,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有更加直接的切身体会。对于期货行业而言,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增加,就是最大的市场机遇。因此,期货行业需要围绕产业链做文章,以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为切入点,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助推实体经济的复苏与振兴。

第一,要结合疫后实体经济复工复产情况,加强期货市场功能的正面宣传,让实体企业充分认识到期货在风险管理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服务实体产业为主线,深入到企业一线,重点宣传在疫情期间通过参与期货市场,运用套期保值、“保险+期货”、场外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成功规避市场风险的典型案例。通过正面案例的宣传报道,凸显期货行业所具有的管理风险、对冲风险的独特功能。而不是现在突出甚至夸大报道一些失败的期货投机案例,妖魔化期货行业,让众多没有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产生错误认识,对期货市场避而远之。

通过正面典型企业案例,引导实体企业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提前预防后疫情时期的市场风险,正确认识期货,积极参与期货,共同做大做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端。最终帮助实体企业通过运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套期保值、风险对冲的功能,有效规避复工复产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市场风险。

第二,抓住行业龙头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让期货市场的服务功能触及和覆盖产业上下游更多的企业,提升服务的广度。同时,创新更多期货产品,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的需求,提升服务的深度。

以农产品为例,通过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以及农户合作社,广泛参与到“保险+期货”“订单+期货”等业务中,充分利用期货市场,有效对冲现货风险。最终形成行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中小企业或合作社为载体、基层农户群众广泛参与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农业期货市场发展格局。在工业领域,可以充分利用龙头企业所在地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期货交割仓(厂)库建设,大力发展实物交割业务,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实物交割是连接期货与实体经济的纽带,具有较强的产业聚集功能,可以有效汇集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方、需求方及中间方,形成细分产业的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大宗商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同时,也可带动周边物流、交通、运输、仓储、包装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发挥期货交割仓(厂)库的聚集和带动效应,可以完善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体系和形成机制,同时促进期货市场和现货批发零售市场协同发展,进而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这也是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实体企业在逐步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凸显,期货行业此时更应该迅速找准定位,回归本源,抓住机遇,直面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创新工作思路和服务模式,丰富产品条线,升级商业模式,围绕产业链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实现期货行业的市场服务功能和自身价值。

(摘自中期协)

(免责声明:上述观点均来自于研究员对公开信息整理后的判断,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观点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观点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上述信息和观点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广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提醒广大投资者:期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1497号